首页 资讯 正文

聚焦北大荒|普阳农场万亩稻田夏管工作科技感满满

体育正文 221 0

聚焦北大荒|普阳农场万亩稻田夏管工作科技感满满

聚焦北大荒|普阳农场万亩稻田夏管工作科技感满满

眼下,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,北大荒(běidàhuāng)集团普阳农场的万亩稻田里(lǐ),科技力量奏响夏管最强音。 在普阳农场,四情监测、智能灌溉(guàngài)、物理诱虫、无人机植保等一系列科技(kējì)元素在夏管作业中大显身手,田间地头的科技感场景(chǎngjǐng)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智慧农业画卷。 无人机施肥(shīféi)现场(李道民 摄) 当下,正值水稻追肥的(de)关键时期。在农场第三管理区国家级(guójiājí)水稻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,一架(yījià)满载肥料的植保无人机(wúrénjī)在绿油油的糯稻田上空来回穿梭。在飞手的熟练操控下,颗粒状的肥料均匀地播撒(bōsǎ)在水稻田里。“利用无人机施肥,不仅效率高,还能确保肥料均匀覆盖,大大提高了施肥效果。”飞手介绍道。 水稻移栽后至分蘖封垄前,是水稻追肥和(hé)病虫防控的(de)关键时段。为确保(quèbǎo)粮食稳产稳收,普阳农场的农技人员纷纷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水稻叶龄跟踪诊断和病虫害监测工作。他们根据水稻的生育进程,及时指导种植户(hù)科学施用返青肥、生物菌肥,并(bìng)科学防治病虫害,力求将病虫害的影响降到最低。 小型(xiǎoxíng)气象站(李道民 摄) 在第三管理区的高标准(gāobiāozhǔn)水稻田里,种植户杜春燕认真聆听农技人员的讲解,不时提出问题。“有(yǒu)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详细指导,我们对做好田间管理心里更有底了,种植的信心也更足了。”杜春燕笑着(zhe)说。 智慧农业的优势在夏管工作(gōngzuò)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在第四管理区的水稻(shuǐdào)种植地号内,一套集灾情(zāiqíng)气象监测、土壤墒情监测、病虫害监测和苗情长势监测于一体的农情监测设备正在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,全方位监测水稻生长情况、空气中温湿度等信息。农业发展部工作人员表示,依托(yītuō)这些智能(néng)化设备,不仅能对田间出现的状况做出更(gèng)科学的判断,其采集的数据还能为灌溉、用药、施肥提供精准指导。 “以前一到(yīdào)夏管时节,我们得(dé)天天往地里跑,观察水层、判断病虫害,现在有了农场(nóngchǎng)的‘四情测报(cèbào)平台’,坐在家里就能对(duì)田里的情况一目了然。”有着15年种植经验的第四(dìsì)管理区种植户郑国成感慨地说。他见证了普阳农场水稻种植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变迁,“智慧农业的推广和普及,让夏管工作轻松了许多,农户增收更有保障,我们的‘饭碗’也端得更牢了。” 普阳农场水稻长势喜人(zhǎngshìxǐrén)(李道民 摄) “我们紧跟农业‘五化’步伐,以科技为(wèi)引领,以标准为准绳,聚焦智慧农业,践行‘攻单产、强科技、提标准’,筑牢现代农业(xiàndàinóngyè)根基。”农场总经理王帮喜介绍,近年来,农场积极推进数字农业、智慧农业建设,越来越多的“黑科技”应用到农业生产中。通过水稻叶龄诊断技术,建立小型气象站,运用(yùnyòng)精准(jīngzhǔn)巡田无人机搭配(dāpèi)GNSS高精度定位、转向控制、角度测量(cèliáng)、无人农机行走控制等系统(xìtǒng),精准采集田间水稻生长数据(shùjù),再借助大数据分析系统,实现精准施肥、除草、防病虫,用科技力量实现双节一增。(李道民) 更多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(tōngguò)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(tóusù)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聚焦北大荒|普阳农场万亩稻田夏管工作科技感满满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